【活动回顾】小留学生妈妈分享会,聊聊英国私立学校那些事儿
时间:2019-07-26 10:34:19
阅读:0
曾在江苏电视台干过导演和制片人的80后美妈Lulu,7月23日做客ES成都总部,与几位美妈畅聊英国私立学校那些事儿~
▲ 分享会活动现场
Lulu家的公子名叫Jason,今年10岁,在国内双语小学读完1年级后,随着老爸的技术工签,转到了一所英国公立小学。
在公立小学读了2年,Lulu发现,公立小学对孩子的要求有些过于“佛系”,Jason字也潦草了,学习习惯也丢了,于是Lulu萌生了转学到私立学校的想法。
一开始,Jason哭着闹着不同意,舍不得公立小学的朋友。结果,参观完ES给孩子规划的伊格豪斯预备校(Eagle House School),Jason态度发生了180°大反转。
Lulu说:“当他看到学校张贴的各种社团,什么乐高社团啊、编程社团啊,他就走不动道了,主动拉着我说要转学。”
▲ Eagle House,在校学生为3-13岁的男孩女孩
▲ 7、8年级的学生正在制造机器人
伊格豪斯预备校是英国贵族名校威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的对口小学,每年有50%以上的学生可以直升威灵顿公学,而威灵顿平均每年又有10%的学生,能够升入牛津剑桥。
这样的升学率是Lulu择校的考虑要素,除此之外,伊格豪斯的学校氛围,也是打动Lulu的点。
访校时,见到的所有学生都会报以微笑,并且主动帮忙hold住门,上下楼梯也会等拜访者先走。Lulu说没有想到中国传统的礼仪,在英国私校竟然做得这么好,她当时心里就犯起了嘀咕,希望自己的娃也可以做到这样。
这些礼貌的表现,从学校的行为准则里也能看出端倪:在伊格豪斯,我们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要宽容,要分享,要倾听,要诚实,要友善,要乐于助人,要有礼貌,要以你渴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待人。
▲ Eagle House行为准则
很多小留学生家长都会担心,孩子在学校是否会受到歧视。伊格豪斯专门出台了反霸凌政策,严格要求学生签字服从,绝不容忍任何欺凌行为。
圣诞节来临前,学校还给每个家庭发了一封“善举挑战赛”的日历邮件,号召大家日行一善,并给出了具体做法,比如对遇见的每一个人说一句正能量的话、做些你不常做的家务或主动打扫自己的房间,甚至简单到随手捡起纸屑垃圾。
▲ 需要“签字画押”的反霸凌政策
▲ “善举挑战赛”的善良日历
聊到中国教育方式和英国教育方式最大的不同,Lulu说,中国似乎偏向批评式教育,而英国更推崇鼓励式教育。
一个最突出的对比:在中国开家长会,每回都提心吊胆,怕自己的娃拖了全班的后腿,要挨班主任的批,但是在英国开家长会,却像是在喝心灵鸡汤,开完感觉神清气爽。
▲ Eagle House家长会
英国的家长会有点像“科技展”,每个学科的老师都会“参展”,各自有个“展位”,家长会依次跟各科老师交流,了解孩子的情况。
Lulu说,在国内双语小学时,学校师生比是1:50;到了英国公立小学,师生比是1:30;现在在英国私立小学,师生比骤降为1:6左右,所以各科老师都对孩子非常熟悉,开家长会也会把很多孩子在学校上课的细节透露给家长,但基本都是换着法儿地夸孩子有多棒。
▲ Jason不满意自己的数学测试,在最后画了个大拇指向下的表情,老师安慰说:已经做对很多了,为何要责怪自己?
伊格豪斯从5年级开始,就实行导师制,1个老师会负责6-8个学生,这就给了老师很多机会,去探索、了解、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甚至还能挖掘出惊喜。
比如Lulu从来不觉得Jason的英文有多出色,但导师却屡屡对Jason的文字创作提出表扬,还将Jason的不少诗歌作品都收录进了年册。Lulu这才发觉,儿子的文笔,好像确实越来越好。
▲ Jason3年级写的第一首诗——“请,请让我养只宠物,一只鸭一只猫一只海豹或者一只老鼠都行,不不不,我真的好想要只宠物,但它们又臭又脏,满身泥土”
但是Jason6年级写的诗,却获得了老师的高度赞赏
Where I’m From
我来自何处
I am from the quick chit chat of my chopsticks,
我来自筷子嘁嘁嚓嚓的声响中,
shovelling from the avalanche of rice that has fallen into my bowl,
铲尽如雪崩一样掉进我碗中的大米,
Delicious dishes devoured by my China crater.
美味佳肴被我的中国火山口吞噬而下。
I am from the warmth of the living room,
我来自客厅的温暖,
legendary scar in my hand,playing Fortnite,which shocks me,
传奇的伤疤在我手中,玩着堡垒之夜,让我震惊不已
like a burst of electricity,with excitement.
像一阵夹杂着兴奋的电流。
I am from the yellow stars that twinkle in the red flag,
我来自红旗中闪耀的黄色星星,
Signaling freedom to the people that clutch it,
向抓住它的人们发出自由的信号,
a single piece of cloth,
一块简单的布,
concealing a tremendous history.
隐藏着巨大的历史。
I am from planting rainbows on the moon,
我来自月球上的彩虹,
firing guns at evil alien teachers that invade the classroom to catching dwarfs on Uranus,
向入侵教室,捕捉天王星上的小矮人的邪恶外星教师开枪,
dreaming with the sun smiling down at me.
梦见太阳低头朝我微笑。
I am from the delicious smell of oily street food under the boiling Asian sun,
我来自炎热亚洲阳光下,油乎乎的街头美食,
sticks of fried corn with butter and sweet potatoes in each hand as you walk through the Chinese streets.
当你走过中国的街道时,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红薯和黄油玉米棒。
I am from the plane that carried me from the Chinese sky to the English soil,
我来自载着我从中国天空飞往英国土地的飞机,
changing my tiresome life to a more smooth and calmer day.
将我恼人的生活变为更加平静顺心的日子。
伊格豪斯每2-3周会出一份Effort报告,衡量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努力程度,Effort报告分5个等级,1是表现最好,5基本就是该劝退了。
▲ Jason的Effort报告
Lulu说,她每次看到报告上面很多3,偶尔还有4的出现,就气不打一处来,很是崩溃。没想到老师却宽慰她,说3已经是及格的表现了,没有必要过于苛责孩子。同时老师也想了个办法,让每位老师每节课后都给孩子打Effort,长期下来,现在Jason的报告上,已经基本被2占满,实属可喜可贺啊。
就连运动会,也可以看出学校的鼓励教育。伊格豪斯的运动会一共4个名次,每个小组4个人比赛,所以每个孩子都能登上领奖台。这样的设定,意在鼓励学生跟自己比拼,表现出最好的自己就好。
▲ 运动会,四位选手,四个名次
英国的教育模式当然也跟中国很不一样了,在中国,基本就是老师说,学生听,但是在英国,学校倡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而不是工厂化的知识输出。
自主思考的表现之一,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思考答案,然后老师才给出指导意见。
像地理课,老师就会公布一个作业,让学生去研究火山和地壳,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那么学生就会自己去查阅,火山喷发的原理是什么,地壳是怎么运动的……
▲ Jason的地理作业
而因材施教呢,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英国小学会进行分组教学。
学习进度快的,领悟力好的,那老师就会针对这个小组讲得越来越深;成绩稍微差一点的,老师就会先把基础知识讲清楚,而非一视同仁揠苗助长。
▲ 英国3年级以“光”为主题的主题式教学,各个学科都会围绕“光”来开展学习版块
英国的教学也非常注重感受和应用,而非纯粹枯燥的理论。
比如英语课,老师让写作文,就会先拿出石榴给学生吃,吃完再写感受;或者让孩子蒙着眼睛,在学校的树林里,用耳朵和手去摸索和感知世界,回来之后老师给出题目:你走进了一个很黑的山洞,用刚才的体验为前提,去编写一个故事。往往学生写出来的东西都非常真实有趣。
▲ Jason吃石榴后的创作,写了一首诗,并附上了可爱的画来展示
▲ Jason在科学设计课上给妈妈做的生日礼物,用3D打印技术创造了一个印满Lulu名字的笔筒,老母亲表示甚是欣慰呀~
Lulu说,在英国上学,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点,就是家长很省心。
她记得,在国内虽然才1年级,但Jason每天晚上做作业,都得做到九、十点。但是在伊格豪斯,6年级才开始有作业,而且作业都是在学校里,只花半个小时就完成的。
英国信奉“work hard, play hard”的生活方式,所以假期孩子是没有作业的,唯一的作业,就是玩得愉快。
在国内,家长还得为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发愁。在英国,什么画画啊跳舞啊国际象棋啊编程啊,学校都可以负责到底,不用家长风尘仆仆去接孩子,再一家一家补课机构跑了。
Jason就是在学校找到了画画和国际象棋的兴趣,9岁时创作的绘画作品Magic Park获得了全英National Open Art九岁组第一名,画也在画展被售出,同时还在国际象棋团体赛中拿到冠军奖杯,并在等级组和年级组比赛中均获第一。
▲ 爱画画的Jason
▲ 被售出的获奖作品Magic Park
英国讲究全人教育,英国的私校会有非常丰富的活动,来培养孩子除了学术成绩之外的软实力。毕竟成绩,并不是孩子学习生涯中唯一重要的事。
▲ 学校一年一度的慈善义跑活动,下图中间男扮女装的,是学校的副校长
▲ 学校万圣节啃苹果活动
▲ 参加帝国理工科技展,图2是感受苍蝇视角,图3是利用科学仪器真实模拟手术开刀
分享的最后,Lulu透露,她原本是想在英国待几年就带儿子回国的,但现在却选择继续留在英国,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是孩子的健康问题。Jason之前有气管炎,一到换季就会又咳又喘,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去医院做一次雾化,弱弱的小身板也是承受了许多痛苦呀。
但是到了英国以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冬天的,学校都会保证孩子每天2-3个小时的运动量,没想到反而把小身板练起来了,现在感冒最多两三天,传染给当妈的,他就好了。
▲ 短裤薄衣的Jason和同学,与旁边羽绒服、雪地靴的家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一个,就是升学比例了。Lulu说,她2015年给Jason报国内双语小学的时候,入学比是200:1,就拿最极端的例子,用伊顿公学来对比,2019年伊顿公学报名人数1200人,录取225人,入学比约5:1。
国情决定,国内的名校资源竞争,就是会异常激烈。有条件可以换条跑道,也不想孩子像打仗一样累。
▲ Jason在英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到哪儿都带本书看
最后的最后,Lulu也真诚地提醒家长,规划要趁早。像伊顿公学,在英国的小学6年级,也就是10岁,就要进行入学考试,那再怎么也要提前过去适应适应。而特别好的小学,再往前几年,位子也是很难占的,所以越早,越能“抢占先机”。
▲ 分享会后,Lulu与美妈们开启了圆桌讨论模式